工程项目管理: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工作内容

来源:筑为智慧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9-10-14
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工作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基本流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三)
1项目进度管理
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建立进度控制管理组织体系,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的工期,确定最优进度控制目标,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通过对计划的实施、检查、纠偏等活动,获取项目最佳经营效益和按期或提前达到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目标为最终控制目标的管理过程。
 
项目进度管理始于进场之前的项目策划,止于项目总结。施工过程中的项目进度管理的基本流程为:进度计划制定、进度计划的实施与控制、项目进度总结等各个环节。
 
1)项目进度计划编制
 
依据施工合同的工期目标、施工方案、工期定额、有关技术经济资料、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措施等编制各级施工进度计划。按照确定的施工进度目标根据施工条件、工艺关系、组织关系、合理施工顺序等综合因素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总进度计划编写年度、月度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年度、月度施工进度计划编写周施工作业计划;根据各级施工进度计划编写人员、设备、材料和资金等施工资源保障计划。
 
2)进度计划的实施与控制
 
项目组负责落实各级进度计划,将控制性进度计划传达到各作业面及各作业队管理人员,明确控制要求及措施、以及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协作。对施工现场的每日数据进行检测、核查和汇总,以报表和报告的形式向项目经理和主管单位报告,并按周、月汇总项目报表。针对进度误差和进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拟定整改措施。并根据进度延误及工程内容变化情况编制调整计划并予以落实。
 
3)项目施工进度总结
 
项目期末对履约情况总结,主管单位通过定期的和项目期末考评对机构当中的进度计划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并落实责任书中约定的奖惩。合同要求向业主(监理)报送的施工进度报告应按规定报告。对进度严重失控的重大事项,项目部应及时上报专题报告。
 
 
2项目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即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始终按照规定的程序在受控状态下运行,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质量计划、过程监控和评审。
 
1)质量计划
 
工程正式开工前,由项目经理依据中标后编制的并经批准的《项目策划书》、及现场实际情况,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内容包括质量目标、管理要求、管控措施。《质量计划》报主管单位审批,审批后下达至项目部即按照计划执行。
 
2)过程监控和评审
 
施工质量过程控制责任在项目部,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项目质量过程控制包括对组织机构,质量目标,职责和权限,资源管理的过程管理控制;项目质量管理控制因素包括: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项目部质量管理部门对质量管理各过程的实施活动严格按相关要求落实;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得到持续有效的落实与保持。
 
 
3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保护项目员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促进项目生产的顺利进行。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安全事故管理等工作程序。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
 
项目部负责组织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的编制,安全管理计划的编制必须充分考虑项目评价出的重大风险、适用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主管单位及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要求。项目部识别并确定影响项目安全及职业健康的所有过程和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形成项目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管理实施计划。
 
2)安全教育培训
 
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和一般安全教育培训。人员进场后,项目部安全负责人员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包括所属分包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一般安全教育包括:入场三级安全教育、转场教育、变换工种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现场安全活动、班前安全讲话等。
 
3)安全技术管理
 
安全技术方案由项目部编,编制安全技术方案必须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标准。安全技术措施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作业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编制,保证安全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和防范措施科学合理。安全技术方案必须渗透到工程各阶段、分项工程、单项方案和各工艺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施工方法及本工种的工序转移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提出安全技术操作要求。项目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其内容必须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分工种、分项目、分施工部位进行。
 
4)危险作业许可
 
项目部对动火作业、吊装作业、土方开挖作业、管沟作业、受限空间等危险性较大作业活动进行识别,编制危险作业控制计划。
 
工程项目进行危险作业时,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向项目部安全部门提出危险作业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危险作业活动。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对危险作业活动连续监控,作业完成后要进行考核,分析并总结经验。
 
5)安全检查
 
由项目领导带队,各部门及分包单位参加定期对在建工程所有分部分项安全进行验收。各种大型设备安装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专项验收,验收必须由设计单位或维修单位组织,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种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应组织验收,应由项目安全工程师组织验收,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必须有合格试验单及出厂合格证等。
 
6)应急管理
 
项目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为:发生伤亡事故、中毒事件/事故、突发性疫情以及火灾、地震、爆炸、暴雨、大风、停水停电、化学品油品泄漏等。项目应针对可能发生的、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状况有影响的紧急情况,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适当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项目的应急器材必须放置在明显的、便于取用的地方,并做好必要的标识。事故发生时从事现场紧急救护和救助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
 
 
4项目环境管理
由项目部环境工程师收集整理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规范等文件,形成法律法规清单,同时报上一级环境主管部门。项目环境管理范围包括环境管理计划、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评审等工作程序。
 
1)环境管理计划
 
项目环保管理实施计划是项目管理实施计划的组成部分。项目经理按《项目策划书》及工程承包合同、环保法律、法规,编制环保管理实施计划。环境管理计划的内容包括:制定项目环保管理方案,确定项目部环保管理的人员、设备设施配备、管理内容、管理措施、管理要求等。报上级环境管理部门审批。
 
2)环境管理运行控制
 
项目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上级单位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和《环境管理计划》的要求。项目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应与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统筹考虑、合理安排,以充分保证体系运行的系统性和符合性。
 
项目在组织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对所确定重大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因素相关施工、服务、管理活动加以识别和策划,使其在规定的条件下运行。对施工现场应急准备和响应活动的管理,并对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和监督检查。
 
3)检查与评审
 
项目部组织(或委托权威机构)对项目重要环境影响因素的控制情况进行检查与监测,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环境管理应将现场管理范围内的供方和分包单位纳入统一管理。

筑为智慧经营管理系统
系统急速响应

售后技术维护及时

筑为智慧经营管理系统
客户服务1对1

售前售后全程跟踪

筑为智慧经营管理系统
功能开发接地气

部署实施操作实用

筑为智慧经营管理系统
深度行业经验

熟悉业务精通技术

筑为智慧经营管理系统
按需定制私有化

成熟产品定制开发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系统服务商 24小时客服热线:180-8106-8908

筑为-专注为建筑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软件开发服务的科技企业。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网站tags页  关键词搜索 

版权所有©筑为智慧经营管理系统 蜀ICP备18021004号-5
友情链接: 筑为智慧 智慧证书 筑为网 证才多 云资质

马上在线体验筑为智慧:
180-8106-8908

专属客户服务热线

选择下列产品马上在线沟通:
筑为科技